第四百四十一节 远交近攻原则(2)(2 / 3)

让资本家这头老虎现在可以享用更多的,更便宜的绵羊,工商业得到了快速增长。

于是俄国人不再进口中国和英国的棉布,他们进口美国的棉花,然后自己纺纱织布,他们不在进口英国的毛呢,而是进口中亚的羊毛自己制呢。

俄国需要进口的,无非是大量的机器设备,这些中国和英国以及欧洲都能。

这种进程,如果慢慢发展下去,俄国的工业水平会在十年之内,迅速成为欧洲一流,也许技术上稍有不如,但总量上绝对可以跟法国比肩,超越普鲁士、奥地利这些小国。

可以说俄国的工业化,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,所谓工业革命,就是距离的工业化,并且深刻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。这种迹象俄国已经出现了,除了莫斯科、彼得堡之外,大量的中小工业城市正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出现。

但这时候俄国选择了扩张,选择趁着欧洲革命的好机会,收回被欧洲列强抢走的土地。

这本也不是什么战略错误,但却会付出机会成本,错失一个长期的和平发展环境。

所以周琅选择支持俄国,他并不知道俄国西进会产生什么具体状态,但周琅知道,俄国西进,肯定会增加跟欧洲国家的矛盾和冲突。一旦这些矛盾和冲突积累到一定程度,就又是一次克里米亚战争的结局,俄国会再一次被削弱,而这一次被削弱,他们将彻底失去翻身的可能。

一开始周琅以为,俄国的野心只限于俄属波兰,这样他们从奥地利手里和平收回一部分俄属波兰,又从普鲁士手里强行收回一部分俄属波兰,会增加跟普鲁士的矛盾。但未必会引起战争,毕竟根据普鲁士的历史进城,他们已经通过关税同盟在德意志地区建立了统一的基础,他们未来三十年的发展,几乎就是围绕民族国家统一这个主题的。

波兰不属于德意志民族地区,因此波兰不是他的政治主题,可沙皇突然心血来潮,竟然要得到华沙。这就有意思了,双方互不相让的情况下,中英认为应该一人一半,这就更奇妙了。

将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,一个是俄国统治的波兰王国,以维斯瓦河东岸的华沙为首都,一个是普鲁士统治的波兰,以维斯瓦河西岸的波兰为首都,两个波兰王国,至于国王头衔戴在谁的头上不重要,重要的是,谁都想吞并对方,成为唯一的波兰国家。

波兰人统一国家的意愿,俄普争霸的野心,交织在了一起,这里势必成为一个导火索,迟早要引爆战争。

所以俄国西进的结果,比周琅想象中更理想,因为俄国给自己制造的威胁更大,更难以化解。

至于如此为俄国设局,也不是周琅多么恨俄国,实在是地缘的因素,陆权国家永远无法摆脱一个远交近攻的外交原则,因为远方之国你看得见摸不着,你的邻国你看得见摸得着,而且还有许多矛盾,所以临近的国家,往往无法和睦。

秦国用远交近攻的策略,不但称霸战国,更是一统天下;英国人创造性的发明了大陆平衡政策,创立了海洋外交时代,称霸了世界。

外交战略还是非常重要的。

很快沙皇就在华沙收到了来自英国和中国的联合斡旋,希望俄罗斯跟普鲁士平分华沙。普鲁士国王同样接到了这样的斡旋要求。

经过审慎的考虑,两国都同意了这个要求,对于沙皇来说,他们得到的,已经比失去了多了不少。在俄属波兰的基础上,他已经夺取了一小半普鲁士三次瓜分波兰中的部分,而且都是精华部分,位于华沙所在的维斯瓦河附近。

普鲁士失去了1795年瓜分波兰的土地,必然愤恨。可是碍于国内国外的局势,他们只能选择让步,他们失去了土地,得到了民族仇恨和屈辱,最后会还以战争。

周琅本以为事情会这么结束,俄国人见好就收,收回了比失去的稍多的欧洲领土,然后迅速恢复和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