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节 南非废奴(1)(2 / 3)

种的中国人,流放的犯人主要是男人,即便有各别能将自己的家人也接到非洲团聚,绝大多数或者在十五年流放期满之后回国,或者只能在非洲落地生根,繁衍下一代。作为流放犯人,除非极个别能力确实出众的,绝大多数只能跟当地黑人女子婚配,所以五十多年间,非洲诞生出了一个两千万人的中国人和非洲人的混血族群。

纯种的中国人有没有,也有。德楞泰当年带着少部分蒙汉八旗进入非洲,面对的是数量众多的黑人,两相对比之下,强烈的身份认同马上就出现了,跟满清入关之后一样,他们在种族消失的危机感之下,采取了严格的婚姻限制,严格限制满蒙族人跟当地黑人通婚,至于蒙汉之间的限制,其实在非洲,蒙汉族群已经将自己当作一个族群认同了。

最早期的中国人,或者称为华人族群,就是这批蒙汉旗人。之后通过各种方式,比如经商、流放进入南非的中国人,同样开始分化,经商的,或者那些敢于冒险充当补奴队的悍勇之士,侥幸活下来积累了相当财富后,就成为有头有脸的上层,然后跟这些蒙汉旗人通婚。但更多的,还是积累了财富后,从国内借来家眷,或者从国内娶一个贫寒家庭的女子为妻,然后在非洲传宗接代,最后老的时候让子嗣继续经营,老夫妻则衣锦还乡。

由于满蒙旗人数量太少,嘉庆还在伊犁的时候,就断绝了为德楞泰输送人才,当时进入南非的旗人总计不到五万,能撑过最初的创业期的,只有一辆万人,因此华人主体渐渐是后来通过其他方式进入南非的移民,蒙汉旗人和保持内部通婚的上层移民华人一起持续扩大着华人群体。

渐渐在南非王国中形成了这样四大族群,其中早期蒙汉旗人成为最早的权贵,他们占据了大量的土地,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庄园,后来的华人移民则分化出富甲一方的富商,财雄势大的补奴队首领,和更广大的普通华人,这些人中蒙汉旗人和富商、补奴队首领阶层融合,形成一个权贵阶层,能够有余力保持自身血统,却达不到权贵的中产阶层,以及人数最多的底层华人。

这样的上中下三级华人族群总计只有五百多万人,但却占据着绝大多数社会财富,即便是最底层的华人,生活上也比其他族群更容易一些,类似南非种族隔离时期的白人。这些华人主要生活在赞比西河以南的老南非地区,这个地区是德楞泰时代就扩张抵达的版图,有两成人口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,主要是城市里的商人,官员,农场主等等,但他们都跟南部的华人社区保持联系,渐渐形成不与外界通婚的文化。

两千万混血,分布也很广泛,比华人更平均,但也有六成人口生活在老南非地区,他们的最上层已经可以跻身中上层社会,中间阶层只能跟普通华人处境相当,绝大多数也是社会下层,称不上富裕,但能温饱。

人口最多的,是高达八千万的黑人。在奴隶制帝国扩张时期,大量黑人部落被摧毁,有的正部落的沦为奴隶,不是被贩卖到美洲、阿拉柏地区等奴隶制社会,就是被贩卖到南非各地充当包衣。但在扩张之中,有些黑人部落和部落首领不但没有被摧毁,反而选择了跟统治者合作,也就是说,他们跟南非王国结盟,不但没有在政府过程中消亡,反而实力大增。这些部落首领成为了黑人奴隶主,学习华人经营包衣庄园,普通黑人则成为自由人,也有少数成为奴隶主的。

这些奴隶主黑人和自由黑人,人数高达两千万人。他们主要生活在自己的传统地区,比如老南非地区的祖鲁地区,但更多的还是生活在赞比西河以北的广阔新南非地区,这里主要是后来苏冲阿政府期间形成的,苏冲阿时代,已经停止了政府主导的征服行动,主要是民间补奴队自发的向北扩张,目的是得到奴隶,土地的占有则是附加结果,而土地主要被政府直接没收,以地价卖给奴隶制开辟庄园。

除了这些保持了自己生活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