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零三节 美国南北海战(2 / 3)

哥跟德国建立起来了更紧密的关系,而且有意识的推动棉花种植,不但大量容克资本在墨西哥经营棉花种植园,黑奴用不了,印第安人不好用,他们还可以大量雇佣波兰人,美国内战爆发前,由于美国跟德国关系的紧张,德国就已经将棉花进口地从美国转向了墨西哥,之前因为墨西哥棉花价格高,德国的纺织品竞争力还不够,现在美国禁止了棉花外运,反而让墨西哥棉花的竞争优势大幅度提高,德国棉纺织工业的竞争力,至少在本国超过了英国货,而且在欧洲范围内超过了法国货。最关键的是,他们之前就摆脱了美棉的依赖,让他们基本没有受到冲击,一直稳定生产,不但抵挡了英国商品的倾销,还跟英国商品争夺欧洲市场。

所以南北战争爆发之后,英国当然承受了巨大压力,可法国的压力更大,法国更希望南方尽快解除禁运。英法国内已经开始了是否正式承认南方联盟的讨论,纺织工业集团积极推动,官府也在积极回应,英法无限接近于承认南方。

甚至发生了一次,南方派遣的外交使团,乘坐英国商船前往欧洲,结果被北方海军拦截扣押,英国发出了措辞严厉的召回,林肯马上道歉、赔款,释放英国商船,目的是不给英国人任何干涉的理由。

美国南方信心满满,认为靠着棉花霸权,他们能让欧洲列强屈服,就好像后世他们的领袖以为凭借美国市场,或者美国高科技封锁,能让中国屈服一样。

但突然中国发声了,开始抨击美国南方的奴隶制,希望南方废除奴隶制,恰好深受中国影响的南非王国宣布废奴,这更让美国南方陷入不利的国际环境。

英法支持南方的舆论风险太大,而且这个风险已经不完全是道义风险,道义上,支持南方,当然有支持奴隶制之嫌,可历史上英国能为了鴉片贸易跟中国开战,大不了像鴉片战争一样,找一个贸易自由的假面具好了。而且他们找到了假面具,在话语权下,会让很多人信以为真,中国后世一些历史学家就坚持认为,英国人是为了贸易,而不是纯粹为了鴉片,孰不知鴉片贸易引发这场战争,在西方世界都是主流的公论。

中国参与进来之后,英法要支持南方联盟,不但要冒舆论风险,还有重大的政治风险,因为他们支持南方的话,中国支持北方,就算出兵参战,也打不赢。

这等于让南方彻底失去了国际承认的可能,也排除了英法对南北战争的干涉可能。

目前这种操作,可以说是皇太子一系的操作,如果是皇帝的操作,绝不可能如此。

如果让皇帝派系的黄求忧来操作,他肯定是拉拢英法,联合向南方施压,让南方尽早承诺废除奴隶制,然后调停美国内战,让美国分裂城两国。皇帝拿南非做样子,也不过是给斡旋找示范对象,绝不是打算单独干涉。但在皇太子集团的操作下,直接排除了英法,这就是后一辈比前一辈更具攻击性的地方。

南方自己禁运棉花,是一场政治行动,这场行动显然破产了。所以他们马上就开放了棉花贸易,但此时却发现,已经为时已晚。因为现在美国北方海军,已经有能力对南方进行封锁了。

开战以来,南北双方最初海军实力差距还不是太明显,但北方有一个工业体系,他们能自己打造铁甲舰。跟陆军不同,海军对人力的需求不高,对资源和生产力的需求更高。因此随着时间的退役,北方制造的铁甲舰越来越多。

南北方的海战一直不断,所有国家都派出观察员观战,希望通过铁甲舰时代最大规模的对抗,发现铁甲舰的缺陷和未来的技术方向。

一开始海战零零散散在南北双方的铁甲舰之间展开,双方都发现,铁甲舰很难击沉,他们装备的大量卡伦大炮对付木帆船具有毁灭性杀伤力,但对付铁甲舰,基本上没有杀伤,往往互相轰击一整天,都无法对铁甲造成实质性伤害。

美国的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