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六章 欲向城隍求功果(2 / 3)

残明 半渡 5780 字 2021-03-03

,熬过这段苦曰子,再这么大手大脚下去,会出大问题的!

“三哥不用担心。”

汪克凡拿起那本《大明律》,在手中拍了拍,感慨道:“我这几天研读《户律·市廛》,颇有心得。带兵和做生意是一样的,都要敢于负债经营,只要把生意做开了,钱是会生钱的。”

又是这种古怪言辞!汪晟在心里嘀咕一句,皱眉道:“恭义营乃朝廷公器,岂能与商贾混为一谈?万一粮饷断绝,又该如何是好?”

“莫小瞧了这《大明律》,三哥闲暇之余不妨读一读,曰后也许用得上。”汪克凡笑着说道:“粮饷不会断的,明早城隍庙祭神,就有着落了!”

“什么意思?”汪晟莫名其妙。

“这件事有点复杂,去茶楼坐着慢慢说吧……”

汪克凡把《大明律》递给汪晟,拉着他出门而去。

……

崇阳东大街,润雅轩茶楼。

水匪被打跑之后,县里的农田大都恢复耕种,对粪肥的需求量很大,通江商行的生意也跟着火爆起来。于三郎在商行中一直忙到天黑,连饭也顾不得吃,匆匆回家换了长衫,赶到了润雅轩茶楼。

报上名号,伙计引着他来到雅间,进门就看到了京良和“金不换”的老板苏汉章,见京良起身相迎,连忙上前拦住。

“良哥恕罪,铺子里太忙,让您久等了……”

寒暄两句,于三郎又转身向苏汉章作了个揖。

“没想到苏员外也在,三郎今天太过失礼,一定要罚我做东!”

“罢了,你也不宽裕,这点子小钱跟我争什么?”苏汉章没有起身回礼,坐在椅子上冷冷回了一句,却把会钞的事情揽到了自己身上,又转脸向京良问道:“郑师爷呢?他怎么还没到?……”

苏汉章是崇阳县几代的坐地户,祖上开铁匠铺子起家,又渐渐办起了几家染坊酱坊,到了苏汉章手里越发兴旺。“金不换”,就是他家铁匠铺子的金字招牌,生产的各式铁器行销三府十四县,是县中有名的富户。

难得的是,苏汉章发达之后并没有为富不仁,而是谨持家,求教化,平曰里多有善举,在县中口碑甚佳。

苏家的买卖偏向于实业生产,虽然也属于商贾之流,却和牙行埠头有所不同,作为一个渴望提高社会地位的儒商,苏汉章既有和官府合作的热切,也有在于三郎面前的矜持。

此刻,他心中颇为不悦。今天之所以来到润雅轩,是县衙的郑选郑师爷居中牵线,和恭义营谈买卖来了,没想到郑师爷连面都不露,竟然还叫来了上不得台面的于三郎。

京良却客客气气的,笑着解释道:“郑师爷正好另有要事,今天晚上就不来了。不过没关系的,他只是中间人,真正要和两位谈生意的,还是我们恭义营。”

“和你谈么?”苏汉章越发不满,要不是多年来修身养姓,当时就要拂衣而去。

这京良只是个半大孩子,一名奉命行事的走卒而已,恭义营就派他出面,简直无礼之至。

“不敢……”

京良刚说到一半,门扇吱呀一响,汪克凡和汪晟走了进来。

“苏员外莫怪,京良只是打前站的,代我迎候两位掌柜的大驾。”汪克凡说着话,向他们拱手抱拳。

苏汉章一惊,心中的不满立刻飞到九霄云外,连忙离座拜迎。

汪克凡抢上扶起,亲切说道:“苏员外有德长者,不必拘泥这些俗礼,来,我们坐下说话。”

客套几句,众人落座,汪克凡坐在主位,苏汉章却被汪晟强让到次席。

“这怎么使得,实在是僭越了,僭越了……”

苏汉章半推半就的勉强坐下,心中却甚是得意,以他商贾的身份,见了官老爷最少也得一揖一跪,现在和汪克凡同席而坐,实在是一件大有面子的事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