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一章 两何归一(2 / 3)

于达官贵人聚居之处的首要重地。府邸超过两万平,可说是一座小型的宫殿群了。

其中驻有直属大将军的一营五部共三千人大军,属于不满编制的精锐士兵。京师百官,各有僮仆或多或少,但护兵大多只准有数十人。然而大将军兵马最多,这也是大将军能威震京师的一大原因。

府内亭台楼阁应有尽有,假山流水美伦美奂,极尽华贵之能事。然而何白入内之后才发现,何进府中别无装饰之器物,就连食用的早餐也十分简单,只有米饭、面饼与少许的肉食而已,酒浆也只有一点点,根本不像是堂堂一介大将军的享受标准。就连自已平时的标准四菜一汤,都远比何进要高上许多。

食用早饭之后,何进又令自已的子女前来拜见何白。何白见到包括长子何咸在内,二子二女打扮的都十分质朴。看来何进的朴素不假,倒是一名清廉的高德之士,这与何白在后世所知何进的脸谱形像大相径庭也。

何进先命已有二十岁的长子何咸,带上二妹一弟,一起前来拜见何白,并称呼何白为堂兄。何咸等人虽不识何白是谁,但父亲有命,都老老实实的上前来拜见。

这一变故弄得何白一时手忙脚乱,不知如何自处。此番自已是临时与何进拉关系的,不想何进立时就信了,还将自已拉来大将军府,命子女前来拜见。何白此来什么也没有携带,更无见面之礼,叫何白尴尬万分,只得与他们拱手作礼相见。

何白看了看何咸,面相俊秀,腼腆文静,不像男儿,倒似女孩。听说皇子刘辨也是这般的性情。好像何咸也是早丧之身,也难怪何氏自何进死后,就不得出息了。

再看何氏两位小妹,都在十六、七岁左右的年纪。个个婷婷玉立,美貌如花。虽然旧衣素衫,也掩不了她们的青春美好来,果真是优良的品种啊。小弟名何厥,才四、五岁的模样,粉嫩粉嫩的,文静小帅哥一枚,看来他就是后来的何晏之父了。

何进对何白笑道:“天明莫看子全已然及冠,然而心性还属小儿一般,任不得大事。而且文不成武不就,日后只恐难以抄持家业,还望天明日后助之。”

何白忙拜道:“大将军过谦了,子全公子俊秀内敛,必是腹有书华之人。只是大将军平素爱护过度,又时常不以子全公子为意,子全公子自然难有表现的一日了。日后大将军若肯放手,想必子全公子定有让人刮目相看的一日。”

何进大喜,说道:“前侍中董茂安曾与人言,子全乃庸碌小儿,难成大器。今得天明之言,叔父方知董茂安远不如天明也。”又令何咸拜谢何白之评。

此时大将军府官员长史王谦、东曹掾伍孚、刘表等,令史边让、主薄陈琳等重要正职官员十数人,以及亲近何进的袁绍、刘表、曹操、荀攸、郑泰、何顒、逢纪、鲍信、王匡等官员二十余人全都来了。何进立即挥退子女,携何白一起入大将军府议政厅,让何白参加了大将军府的第一次政事会议来。

众人见何白尾随何进到了议政厅,虽却奇怪,但也不是不能接受。毕竟何白通过昨日的朝论,已经得到了百官的认同。凭何白此时的声望,加入其中正合其适。何白能被何进召来,或者说何白就此投靠了大将军何进,也属于正常之事情。

何进于厅中主位正襟危坐之后,立时浑然一肃,一扫面对何白时的温和平宜,变得威风凌凌起来。何白见了暗暗赞叹,果然官职的大小会对人的气势有着不一般的威严来。自已在任太原都尉时,在军中也是如此的威风。但在此时,却就混入人群辨别不清了。

何进的左手坐着大将军直属官员,右手坐着亲近的朝官。何白的官职在朝官之中还属前列,仅在袁绍、曹操与荀攸之下,但论个人的声望,何白自度尚不及郑泰、何顒、逢纪等人,于是让了数次座位,坐到了鲍信、王匡之前。

有了皇帝将亡的预计消息之后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