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二章 听话和不听话(2 / 4)

些红润。

想起方瑾那天说的那句‘孩子她妈’,女子便有些小开心,不由皱起了小鼻子:“还是那么帅……”

听着耳边的这首动听的曲子,女子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失过。

“姐,你在看什么?”

从一旁传来了一道颇有些俏皮的声音。

女子赶紧将手机藏在了身后。

……

一曲终了,方瑾放下了手中的口风琴。

看着下面好几个眼睛冒着小星星的小萝卜头,方瑾吹的腮帮子有点不舒服。

“好听吗?”方瑾问道

“好听!”

下面几个小迷妹们顿时齐齐点头喊道。

“很喜欢这样的音乐吗?”

方瑾看着安小小问道。

安小小肯定的点头道:“恩啦,我爸爸也很喜欢这样的音乐,所以我也很喜欢听,可是……我爸爸在家里说,我们华夏的音乐,没有霓虹保留的完整。”

听着安小小的话,方瑾突然一愣。

没有霓虹保留的完整吗?

方瑾深吸了一口气,中华大地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,有很多东西确实都丢失了。

有人曾经这么说,唐朝看霓虹,明朝看高丽。

因为这两个国家在这两个朝代的时候,保留了很多我国的东西。

其实有时候真的很心痛。

有人曾经说百无一用是书生,认为曾经的读书人没有一点用处。

这一点是错误的,读书人需要精通君子六艺,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这六项技能,说简单一点,就是什么都得会!

为什么唐朝的李白可以叫做诗仙,还可以叫剑仙。

因为当时的读书人并没有人们想的那么肩不能挑,手不能提。

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读书人是在宋朝开始,三国时期的读书人都是有武艺在身的,你别以为卧龙诸葛就只会拿着羽扇借东风,别人的武力扔在现在最起码得是个战场精英。

宋朝开始之后,读书人就开始舍弃了很多东西,就好像现在一样。

因为当时的读书人的地位很高,所以很多家庭为了能够养出来一个读书人,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不让读书人做。

这么看来,是不是和现在很像?

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去做,并且还告诉孩子,你只要读好书,其他的就不用你管。

而随着时间的流逝,有很多东西确实消散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。

举个看得见的例子吧!

有很多人觉得相声有些上不得台面,觉得以前的相声都是泥腿子听的东西,站在贵族阶级去看这个东西,确实有些上不得台面。

但是又出现了一件你无法否认的东西,哪怕曾经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,都是现在无数砖家叫兽要仰望的东西。

还不懂的话,这么说吧,郭得纲老师给他的儿子写的那一封家书,这封家书,搁现在能写出来的人……足够被叫做一声老师了。

从某种角度上来看,一切的选择都有利有弊。

但是有时候真的很心疼中华大地上那些文化的遗失。

而这一切的一切,其实都可以归功于两个字:资本

如果真的要解释一下这一切的起源,在方瑾看来,非常简单,用《自我驱动心理学》里面的一句话便可以解释。

“如今人们都在想方设法的赚更多的钱,而不再像以前那样享受金钱所带来的乐趣。”

这句话的意思就是,当定义成功的标准是金钱而不是乐趣的时候,这个世界就成为了典型的利益世界。

明明我们国家拥有最优秀的文化,为什么就是传承不下来?

因为我们骨子里流淌的不再是忠义廉耻礼仪孝悌,而是裸的利益,什么意思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