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五十一章 风雨飘零(2 / 4)

二来就是公孙弘的学问不如董仲舒,眼下张远的一句董子更是激怒了公孙弘。

“新安侯这是在逼老夫啊。”

“逼你?谁当初答应的我?又是谁给谁举荐到左内史的位置上来。

饮水莫忘源,左内史想来是把当初的事情忘了一干二净。

现如今你要利用除掉主父偃的事情拉拢其他大臣,我不拦你。

可你也别给我使袢子,明白么。

看你年老,不想与你一般见识,你可曾知道李广人现在何处?

我在夫羊句山狭挣的军功可还没有换成实打实的好处,这时候你非要堵在我前面?

大汉的万户侯如今只有平阳侯一家,可马上就会有长平侯还有新安侯。

你一个公卿,当真是想明白以一己之力对抗我们三家么?

哦对,我家夫人还是文终侯之后,儒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,我们可以不参与儒生之间的争斗,可也不介意去支持一下董仲舒。

另外不是还有《谷梁春秋》夏侯家那些人么,他们可是正在四处寻找为官的道路。”

张远把话说得十分直白,但实际上公孙弘真的不是想跟张远作对。

那样真的犯不着。

他纯粹是不想给孔安国铺路而已,太学出来的学子将来都是孔安国的资本。

而恰巧孔安国跟董仲舒是一路人,他们这些儒生从骨子里看不起半路出家的。

刘彻还有张远他们只觉得公孙弘也是大儒,但是不知道大儒跟大儒都是有区别的。

在学问上,公孙弘估计到死都追不上董仲舒,也就只能够想着当官,这才能赢一回董仲舒。

不过董仲舒要是回了长安城,肯定就没公孙弘什么事情了。

刘彻重用儒家的人,只需要一个人,意思意思给天下儒生看看就得了。

真全用了儒生当官,第一个疯的就是他刘彻。

侠以武犯禁,儒以文乱法。

刘彻打从心底就不喜欢儒生,他只喜欢儒家那一套适合他搞集权的理论思想罢了。

“下官明白了,新安侯实言相告,老夫心存感激。

稍后回去便让下面的人按照往常的规矩办就是了。”

“既然老先生知道怎么做,那我就先走了。”

张远没有藏着掖着,直接就在建章宫门说出了这番话,有一半是说给刘彻听得。

就是让刘彻看看,我也不是老好人一个,我也树立了一堆敌人,而且我嚣张的很。

公孙弘看不惯比自己有才能的人。

因此对董仲舒和主父偃生出了厌恨。

如今董仲舒远离中枢,对他的威胁不是很大,主父偃却能够能够在朝堂上掀起波浪的人。

而且主父偃是内朝的重臣,公孙弘是外朝的重臣。

刘彻是偏内的,不然也不会临时意起整个内朝出来。

主父偃跟公孙弘的第一次交锋是在设置朔方郡的时候,最终刘彻听取了主父偃的建议。

从这点上就能看出来,刘彻还是愿意听内朝的官员说话。

张远还有卫青这些人虽然背负外朝的官职,可从一开始就是内朝的人。

加官加的就是内朝的重臣。

这样一来公孙弘的心理就更为扭曲。

现在他怎么可能轻易放过主父偃,下一次诸侯王自杀鬼知道会不会跟主父偃扯上关系。

公孙弘也知道张远跟主父偃不对付的事情,所以根本就没有担心张远这一层。

他一回到家就开始奋笔疾书。

他要给刘彻写文书,他不能让主父偃回到长安城跟刘彻见面。

大家都是动嘴的能手,真让主父偃回到长安说不定就会发生什么其他的变故。

“陛下,臣知道陛下对齐国国相主父偃有感情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