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3章 呼衍王(1 / 2)

被匈奴牧民带回去的这支队伍,正是乌桓单于蹋顿战败北逃之后,派出来向匈奴求援的。

蹋顿接受袁绍的邀请,挥兵南下,欲与袁绍合兵渡过黄河,夹击许都,从中原大地上分一杯羹。

广褒的中原大地,富饶且又孱弱,早已令乌桓部落垂涎不已。

历代乌桓单于都想要染指中原,只是畏惧大汉朝的强大,一直没有机会南下而已。

别说中原地带,就是辽东,他们都无法统治,公孙瓒、公孙度之流,就足够收拾他们。

现今不一样,天下大乱,大汉王朝岌岌可危,人人欲自立,这个大汉朝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威压四方,将他们蛮夷部落四处驱散的强大王朝了。

蹋顿刚上任不久,年轻气盛,急于表现自己,替乌桓部落建功立业,因此这才答应了袁绍的邀请,亲率二十万精英铁骑,雄赳赳气昂昂的南下。

不料,残酷的现实,差点令蹋顿吓破了胆。

二十万乌桓铁骑,几乎已经是乌桓最为勇猛的将士了,结果在南朝的土地上,被一群步兵给打的四散溃败。

要不是蹋顿座下的坐骑脚力快,驮着他一路狂奔,只怕这次连他都要折在黄河渡口。

这一场仗,简直太恐怖了!

逃回去的蹋顿,几乎是夜夜做噩梦,每每被惊醒,总是汗流浃背,浑身颤抖不已。

纵使是大厦将倾的大汉王朝,也远不是他乌桓部落所能染指的。

蹋顿虽然逃回了乌桓,但是一想到大汉朝的实力,就寝食难安,尤其是得知袁绍五十万兵马都尽数折损殆尽之时,更是坐立不定,犹如针扎一般,生怕大汉王朝一怒之下,挥师北上。

以白马渡之战中,大汉王朝的将士所表现出的战力,只需派兵十万,平定他乌桓部落,简直轻而易举。

而且此一战中,蹋顿虽然安然无恙的逃了回去,但二十万乌桓铁骑,却损失不少,接近半数。

这可是他乌桓最为精锐的部队,一下损失近半,导致他乌桓的实力在东胡部落中一跌千丈。

东胡部落可不是只有他乌桓部落,除了东胡本族游牧民族之外,还有鲜卑、柔然、契丹等其他部落存在。

虽说整个东胡部落是一个族系,但各部落互相之间也存在竞争,只有对外的时候,他们才是部落联盟,对内,却并不是一片和谐。

弱小的部落被强大的部落所吞并,乃是草原上亘古不变的铁律。

每个部落为了维系自身的繁衍与发展,必须要想方设法的变强。

乌桓在这些部落联盟之中虽然算不上最大,但也不是最小的,甚至可以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大部落。

若是因为此次战役,导致实力受损下跌,难保其他部落不会打他乌桓的主意。

不行,不能坐以待毙!

意识到整个乌桓即将陷入艰难处境的蹋顿,苦思对策,绝地求生。

终于,有属下提议,可以请匈奴部落相助,以缓解乌桓的绝境。

“匈奴?”蹋顿有些愣怔住了。

他们乌桓的前身,正是匈奴!

大汉朝强盛时期,屡屡派兵北击匈奴,将整个匈奴部落不断驱逐,远离中原地带。

匈奴遭受严重打击,不得不西迁,以避大汉王朝的锋芒。

在此期间,匈奴部落出现了分化,分成了南北匈奴。

南匈奴主要依靠大汉王朝而生存,向大汉王朝归降,俯首称臣,受大汉王朝管辖,年年纳岁纳贡。

而北匈奴,则是留在漠北,与中原王朝势不两立,仍旧试图相互攻伐。

而另一部分匈奴,既不愿在漠北继续停留,也不愿依附归降大汉王朝,于是便向东边迁徙,最终定在乌桓山一带,遂成了现在的乌桓部落。

若要论起血脉,乌桓与匈奴乃是同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