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85 抄家(3 / 3)

这些跟随队伍的文人,本身就是比较头铁,认死理的那种,他们认为衍圣公绝对不可能聚众造反,皇帝这么处置实在太重,便举着牌子,替孔家喊冤。

曲阜孔家在文人心目中的地位,这个时候就表现出来了。

一路上,类似的人越来越多,甚至还有人提前赶赴京师,要求京师的朝堂诸公为屈服孔家申冤。

朝堂上的官员,包括首辅贺逢圣等人,当然是心知肚明的,如果他们不做点什么,就眼睁睁地看着曲阜孔家被皇帝灭了,那她们绝对会被天下读书人戳脊梁骨的。

就他们本心来说,也同样是想帮下圣人之后的。

如果说喊出德不配位,让皇帝退位的,能证明不是衍圣公指示,他们其实也相信不会是衍圣公指示,那这个事情就好办多了。

但是,无奈那些闹事的文人,全都关在东厂和锦衣卫的诏狱,而不是在刑部大牢,都没法去审问改口供。

一众文官,没办法之下,就只能另外想办法。

好在事情已经过去了半个月,皇帝应该已经理智一些了。

相信那么多的读书人护送衍圣公一族进京,为衍圣公喊冤的事情,也传到了皇帝那里。

皇帝要治理天下,离不开文人。借着衍圣公被押解到京师的机会,无论如何都要为孔圣人血脉争取一番,免得在史书上坏了名头。

尊师重教,岂能无视!

于是,一场声势浩大的保孔运动,随着孔胤植一族押解到京,便爆发了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