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三十二节 一八四八年革命(3 / 3)

,大力清算自由派,基佐也被划入了里边,结果基佐在国会中以议员身份,跟其他势力一起,发动了七月革命,推翻了查理十世,路易菲利普上台,建立了奥尔良王朝。

路易菲利普时代,基佐才真正得到了重用,先后出任内政大臣和教育大臣,成为内阁成员,他还是颇有建树的。比如颁布初等教育法,规定世俗的初等教育应当是全体公民所容易接受的,在每个市镇都办一所公共的初级学校,每个省办一所教师培训学校。该法对促进初等教育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,但作为中间派,基佐坚持把小学教员置于世俗和宗教名流的严密监视之下。这显然是一种平衡之道,即满足了掌握教育的传统教会势力,又能促进教育。

1840年,法国政坛动荡,基佐被保护他的国王派到英国当大使,这年秋天,梯也尔内阁倒台,基佐被从伦敦召回组阁,。名义上是外交大臣,苏尔特元帅名义上是内阁首相。可实际上,基佐是事实上的政府首脑。

历史上,基佐一直到1848年革命,都一直掌握着法国内阁权力。一个人能这么长时间的执政,还是在动荡的法国,本就说明他更能平衡各方利益,维护政权的稳定,这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,但不是一个革命家。

而且他平衡各方利益的手段,确实让他遭受了越来越多的责难,他过于向保守派妥协,同时大力扶持大金融集团,这本不是什么错误,金融业发展了,其他产业才能更好的发展,后世经济危机期间,哪个国家不是先救大银行?基佐还将大量政府合同交给一些大贵族资本经营,让他们获得巨额财富。这可能只是一个政治手段,用经济利益收买贵族的政治权力,让自己的执政更加稳定。

在工业革命初期,工业高速发展,工人生活窘怕,农民赋税沉重的情况下,这就被看作是革反命行为。

底层民众,农民和工人,都对基佐不满意。加上政敌始终抹黑,试图推翻他。于是因为一次危机,而引发了一场暴力骚乱。

巴黎的市民和学生冲击基佐的府邸,高喊着打到基佐。组织推动这一切的其他政治派别,他们的目的其实只是给政府施压,要求政府改革选举制度,让他们代表的阶层获得更多权力。

国王答应了这些政治派别进行议会改革,罢免基佐的职位,建立新的内阁,但他们推动起来的暴乱很快就失控了。这些政治团体发现,他们已经控制不住群情汹涌的民众,他们砸毁了基佐的宅邸,抢劫面包房和银行,高呼着革命的口号。

革命从巴黎迅速扩散,全国各地不断发生饥民暴动,各城市工人也纷纷工罢游示行威,并同军警发生冲突。

历史上的1848年革命,提前三年爆发了!

同历史上一样,当法国爆发了革命之后,迅速席卷了整个欧洲。